近日,防城港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防城港市深入贯彻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第二阶段行动计划(2021—2025年)》(防办发〔2021〕18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更好理解和贯彻实施《行动计划》,现将《行动计划》解读如下:
一、出台的背景及过程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广西要发挥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六年多来,防城港市委、市人民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及《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工作方案〉的通知》(桂办发〔2018〕45号)要求,认真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不断拓展开放合作北联成果,开放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各有关部门,对标对表《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第二阶段行动计划(2021—2025年)》(桂办发〔2021〕22号),针对性的提出我市行动计划对应工作的目标和贯彻落实措施,通过结合各单位提供材料以及我们自身工作职能,起草了《防城港市深入贯彻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第二阶段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初稿)》,先后3次征求部门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委、市政府。
二、重点任务
(一)以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引领,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持续推进国际航运物流枢纽能级提升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大型散货码头、深水航道等港航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港口通过能力显著提升,有力增强港口区域综合竞争力。力争“十四五”期末,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超过2.2亿吨,新建万吨级以上泊位超过20个,建成40万吨级码头和配套航道。
2.畅通综合运输大通道。建成南防铁路钦州至防城港段增建二线等铁路项目,建成防东铁路,实现南宁吴圩经上思至防城港、上思至峒中高速公路以及G219峒中至东兴公路、国门大道等一批路网项目通车,谋划建设东兴至凭祥沿边高速公路、云桂沿边铁路(防城港至文山段)、北仑河三桥等项目。
3.加强能源管网建设。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综合能源基地重点城市。
4. 提升口岸开放水平。强化口岸设施升级建设,打造防城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二)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构建跨境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节点枢纽
5.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长江经济带重点地区合作,加快推进北部湾城市群(防城港)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搭建快速货运走廊,推动实现班列对流。
6.加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加快东融步伐,强化与大湾区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对接和分工协作,加快建设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通道网络。优化升级我市港口仓储、中转、分拨等物流功能,共同提升港口服务能力和铁海联运水平。
7.共建北部湾城市群。积极融入粤桂琼三省(区)合作共建机制,积极配合建优建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三)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
8.积极对接国内国际市场。畅通国内市场和东盟市场循环大通道,建设更高水平流通网络,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9.打造吸引境内外投资高地。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延伸现有外资产业链条,促使存量外资企业增资、进资。
10.建设衔接东盟市场的国际物流枢纽。聚焦钦北防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动编制《中国—东盟国际现代物流中心专项规划》,加快培育物流体系,积极推进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市及东盟国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贸易、通关便利化等领域合作,建立完善统一的多式联运规则。
(四)依托重大开放合作平台建设,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
11.抢抓中国—东盟合作契机。抢抓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版契机,做深做实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把深化与东盟合作同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联动起来,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
12.高水平建设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全力推进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政策措施和总体方案落地实施,“十四五”期末,以医学实验动物繁育、药物临床前研究、传统医药开发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13.深入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全力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推动航运金融服务、保险综合服务、边境金融服务一体化。
14.推进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制定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指挥部组建方案,编制东兴试验区“十四五”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升级版。
(五)大力发展向海经济,打造中国—东盟海上合作门户
15.全方位实施向海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做优做强现代化临港绿色大工业。全面落实“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要求,重点在钢铁、铜、铝、粮油加工四大支柱产业上持续下功夫,深入开展转型升级和补链延链强链专项行动,力争到202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智能高端千亿级钢铁产业基地、铜产业基地,以及超五百亿级铝产业基地、粮油加工基地。
(六)加强生态环保合作,推动绿色发展
16.落实双碳政策,加强生态保护。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七)深化人文交流合作,进一步促进与东盟民心相通
17.深化文化、广电和旅游合作。加强外宣媒体平台建设,打造多层次外宣平台。继续做好东兴“边境之窗”建设工程,推动防城区边境外宣项目提档升级。